说最顺溜的东北话,做最优雅的东北银
作者 | 潘舒怡
编辑 | 未生
封面 | Conrado Massaguer
在教育“熊孩子”方面,东北家长独树一帜。东北人民“损人不绝”的独门话术裹着大碴子味扑面而来,自带笑点,绝对硬核。
▲“东北家长是怎么带孩子的”登上微博热搜
▲来源:微博截图
全国人民都知道,有一种可乐叫做“东北人民一开口,我就可劲儿想乐。”这家伙,东北人可坐不住了:虽然俺们那旮个个都是段子手,讲话粗犷又狂放,但实际上俺们东北话精致着呢!
在东北人心里,东北话就像是一锅东北乱炖。外人以为这是一道粗鄙乡土菜,无需技巧;但行家自然知道这里头名堂大着呢,从选材起锅到下筷的情绪,每一步都很讲究。东北话也是如此。
▲来源:微博截图
于是,在说东北话的道路上,遇到懂行的东北人,他只会撂下一句:俺们那旮的优雅,你不懂!
Part.1
不是大碴子味,是节奏感!
优雅的东北人说话,自带律动。话里埋上一些精哏儿,说话带弯儿,恰到好处的儿化音,活泼的叠词,搭配上有灵气的轻声,常常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东北方言总是自带音效:
你咋地啦?打出遛滑儿把跛了盖卡秃了皮了,闹心!
你能干点家务活不?总整的屋里屋外皮儿片儿的,墙上也魂儿画儿的!
不懂行的外省人总是觉得东北话有股大碴子味,是锻炼笑肌的一等一好材料。对此,东北人嗤之以鼻:拿东北话当笑话,那是因为你对“大碴子”的神秘力量一无所知,我们东北话一出,全国方言跟后边跑。
▲来源:微博截图
但你要以为东北话毫无门槛可就错了。
东北话的内涵在于不经意的流露,只有把细微之处掌握了才能领略优雅的精髓,声母、韵母、音调、句调、重音、停顿,一处不对,那就变了味儿。
东北话的优越根植于东北的黑土地。如果你想迅速提升东北话口语等级,建议在零下的东北户外练习,保准能由衷体会到东北话发音的真谛。
连读和省略,是东北话省时省力的两大诀窍。这大概是优雅的东北人在长年累月的天寒地冻中琢磨出了最优雅的说话方式。——当你已经冻到脸蛋发麻舌头打结,发音简单节省时间的东北话依旧不影响交流的准确性。
普通话:在做什么呀?
东北话:噶哈呢?(gàá né)
普通话:那谁知道呀?
东北话:谁道?(séi dào)
普通话:寻(xún)思
东北话:寻(xín )思
普通话:我妈不让(ràng)早恋
东北话:管她样不样(yàng)!
总之,能一个字儿的咱不废俩,能连读的咱不分家,能扁口说的咱绝不张口。东北话,绝对优雅!
Part.2
东北话,气势第一!
▲上流君的东北土味情话
在东北话里,有一个字占据核心地位,那就是“整”。
▲东北话十级选手福原爱深谙东北话核心—”整“(来源:微博截图)
据说把你认识的动词都换成“整”,你就会了一半东北话了。一个“整”字带出的是东北话的气势与境界,带出的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壮阔。
普通话:我给你打个车吧!
东北话:我给你整个车吧!
普通话:吃点啥啊?
东北话:整点啥啊?
普通话:这事儿归我管。
东北话:这四儿我来整!
类似于“整”这种的集合词在东北话里有不少,比如“瞅”。“瞅”字一出,相信全国人民都会会心一笑,“你瞅啥?”“瞅你咋地!”东北话的气势不言自明。
再看音调,东北话里许多二声词发四声。“你biè整没用的!”“让你biè说你hài说!”一张口,气势值唰唰上升。
能动手绝不吵吵,即使吵吵也得是有气势的吵吵!这,就是东北式的优雅信条。
Part.3
最精致的,是东北话的特有名词
要想跟上东北话的节奏不是难事,hold住东北话的气势也不难,难的是掌握东北话的精髓。
东北人在讲话这件事上倾注了大量心血,以至于东北话有大量其他官话方言中没有的词汇、俗语、俏皮话,这些就是东北话的精髓。要想学起来,只能拉着东北人多唠嗑,别无他法。
在优雅的东北人看来,万物有灵,有灵就得有名儿。普通话的名字太普通,有板有眼忒乏味,既然号称“优雅”,不用上个比喻夸张借代象征,哪里算是优雅呢?
于是,在东北,万物都有了形象又别致的花名。
一大早,东北姑娘们若是摆弄头发,总会翘起兰花指拈起一缕刘海,娇羞道上一句:“哎呀,今天这头帘儿咋整好看捏?”额头上的帘儿,那可不就头帘儿呗,形象传神好理解,没毛病!
▲《爸爸去哪儿》,小山竹给邓伦普及“头帘儿”的用法
骂人,自然也有优雅的骂法。对各类畜生习性了如指掌的东北人最喜欢指桑骂槐,给厌恶之人起花名,一个个的,溜到飞起——土豹子、猫驴子、白眼狼、傻狍子、兔崽子、黄皮子、熊瞎子、大马猴子、王八犊子……
东北人取花名,除了讲究传神,在传承中淘洗出来的那一层沧桑感也是不可或缺。历史的厚重感,为优雅代言。
在历史长河中,东北人民曾与俄罗斯人、日本人共处长达半世纪之久。再加上东北原是蒙族、满族、达斡尔族等少数民族聚集区,东北话自是兼容并包,成为多元文化的集大成者。
肉和油变质在满语里头称“哈喇”,东北人就把口水称作“哈拉子”;“咔咔地”也和满语里形容果断的“kas kis”相似;下小上大的水桶是“畏大罗”、面包叫“列巴”,这些都是出自俄语。
这些用最简单的字组合杂糅而成的东北新词汇,俨然赋予了万物更加璀璨的灵魂。
Part.4
东北话里,从没有随便二字
不要以为东北话自带幽默技能点,就把它归进不入流的行列。
江浙人:我们家乡话你们听不懂,上流。
东北人:说实话,我们家乡话你以为懂了也不一定真懂,真·上流。
不信看看这些你都知道吗:破马张飞、武武铉铉、磕了吧碜、杨了二正、鸡头白脸、提溜算卦、五脊六兽、五迷三道、二虎吧唧、稀里马哈……
▲一首《我们都爱东北话》囊括了丰富的东北四字词语
在东北,说话不撂四字词语,都属于没文化。
东北话讲究的就是“齐整”。说话的时候,若要讲出“少扯犊子多办事,废话多了没有味”、“小伙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这种押韵的语句要求太高,至少也得能冒出几个四字成语来体面体面。
东北人能轻轻松松把任何一字二字三字词语统统扩展成四字,这里面诀窍有仨,一靠重复,二靠衬词,三靠数字。
▲来源:微博截图
要是哪个小伙子看上东北姑娘不好意思说,反倒是咱东北姑娘直接:瞅你一天天假假估估,扭扭捏捏,唧唧歪歪,吭哧瘪肚的,是不是稀罕俺?
你瞅瞅这可不就是借着“反复”的神功,于细微处现大优雅,把东北人立立整整的优雅劲儿体现得淋漓尽致吗?
东北人对衬词的喜爱,如同鱼之于水、鸟之于风、人之于饭菜。加了衬词后缀,讲起话来如高山流水,抑扬顿挫,优雅立现。
你可以说这饭很软、很馊、很酸,可东北人不,他们偏要说这饭是软了吧唧、馊了吧唧、酸了吧唧,你这人说话忒不讲究了吧唧。当然除了“吧唧”,他们还有咣唧、嘎叽、八叉、嘎登、当啷、咕咚等一串儿衬词。
东北的肥宅们从不直呼“好无聊啊”,他们往往小啜一口快乐肥宅水,摸一摸浑圆的肚皮,感慨道:“在家呆得我五脊六兽的,闹停死了。”
遇上马马虎虎的闺蜜,东北人总会数落一句“天天二虎八鸡、五迷三道的,钱包丢了都不知道,毛楞三光得让人不放心”。
觉得晕头转向吗?那可就是不上道了。东北话里的这些词可是大有来头。
“五脊六兽”,指的是中国古代建筑屋脊上的瑞兽,吉祥、装饰、保护建筑,三重功效傍身。但想想人若是像屋顶上的神兽一样,整天闲呆着啥也不干,可不就是闲得难受、无聊至极吗!
▲故宫的五脊六兽
“二虎八鸡”还被明明白白记载在《说文解字》里头。鸡,为“知时畜也”,能报时;虎,山獸之君,山林的兽中之王。拆开来看都不错,可惜二分虎加上八分鸡,混合一起就成了个“傻乎乎”的四不像,丢三落四,没头没脑。
再看看埋了八汰(脏)、七拧八挣(不整洁)、杨了二正(不干正事)这些词儿,你会发现,在东北话里从没有随便二字。
一如利利亮亮的东北人,从不随随便便。优雅,才是东北人的最佳注脚。
留言里整几句东北话
从此就是一家银!
[1]冯常荣.东北话的特点及流行特色[J].东北史地,2008(01):73-77.
[2]李岩璞.东北小品演员语言中语气词的研究[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10(06)
[3]莫少舒.东北方言土语大全[EB/OL].2016(10).
[4]吕赫阳.东北话打哪儿来[J].亚太教育,2015(26).
[5]冯常荣.东北话的流行元素[N].吉林日报,2010-05-20(014).
[6]王如辰.“忽悠忽悠”东北话[N].吉林日报,2005-09-29(013).
[7]马义,丁铭.曹雪芹祖籍铁岭,《红楼梦》说了不少东北话?[N].新华每日电讯,2004(02).
[8]齐东武.从关联理论看东北小品中的话题突转幽默——以赵本山的作品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2).
点击图片,可查看以往的文章:
PS:动动手指戳广告,上流君的鸡腿靠大家!
戳“阅读原文”,阅读其他城市知识点!